盛夏季節穿棉衣棉褲!記者探訪制冰廠,感受40℃溫差下的“冰火兩重天”
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桂東
近日,青島迎來今年以來的最強熱浪,氣溫也是陡然攀升。溫度升高的同時,“冰雪”經濟也跟著熱了起來。6月16日,記者來到嶗山一家制冰廠進行探訪,外邊雖然夏日炎炎,冷庫內卻是-10℃,工人們穿著羽絨服跟棉褲不斷往返于冰火兩重天里,運送著冰塊。據了解,這些冰塊除了賣給海鮮市場,還有一些商場、水產養殖戶等都需要冰塊來降溫,7月中旬進入一年中用冰的高峰期。
探訪:
清水24小時成冰 一塊重一百斤
6月16日,記者來到位于嶗山區沙子口街道辦事處的青島金三洋制冰冷藏廠。外邊的高溫熱浪,一看到制冰廠這幾個字,頓時都讓人心里感到涼爽了很多。
在工人周師傅的帶領下,記者來到了制冰車間。在車間的一側,并排放著幾個水管。周師傅介紹說,制冰的原理并不復雜。只不過,他們制作的模塊更大一點。他們將自來水放進工作槽中,然后用木板蓋住。站在木板上,并沒有感覺到寒冷。
周師傅介紹說,他們的制冷車間在另外一側,冷氣都是通過管道在下邊循環。一次可以制作50噸的冰塊,夏天需要的時間比較長,大概24小時左右。
周師傅說,制冰廠其實技術難度并不高,但是體力勞動強度大。雖然制冰的工作很簡單,但搬運、儲存的工作大部分還要依靠人工。一塊冰重量100斤,他們需要用夾子將冰塊從槽中取出來,然后通過滑板送到門口,最后再開著叉車送到倉庫里擺放整齊。
調查:
高峰期一天可賣上百噸 養殖戶放進水里來降溫
制冰廠的相關負責人龔先生介紹說, 他們的客戶主要是針對海鮮市場以及出海的漁船。這會處于休漁期,銷量不大,一天大概五六噸左右,主要是一些市場的海鮮商販、飯店等購買冰塊,用來保存海鮮。
這兩天氣溫升高,訂單多一些,但是并不明顯。真正的高峰期要等到7月中旬,一些大型商場、工廠也通過冰塊來降溫。還有一些海水養殖戶,為了讓養殖的海產品平穩度過夏天,會買來很多冰塊放到水里,進行快速降溫。如果是高峰期的話,銷量還是比較大的,一天能賣五六十噸甚至上百噸。
目前,他們工廠還儲存了500噸左右的冰塊,以備開海后出海的漁船使用。龔先生介紹說,漁船出海一般會出去兩三天,對冰的需求量比較大,必須提前備好一些。
人物:
夏天穿棉襖 冰火兩重天里穿梭
外邊是炎炎夏日,冷庫里卻是寒氣逼人。今年50歲的制冰工人周師傅說,他干這一行已經15年了。老家是聊城的,當時來青島打工,聽別人介紹這個工作比較穩定,工資收入也不錯,就到了制冰廠,這一干就是15年。
每年到了夏天,都是用冰的高峰期,但也是他們一年中最難受的時候。外邊是30多攝氏度的高溫,穿短袖都大汗淋漓。冰庫里的溫度卻低于零下10攝氏度,而他們往返其中,不斷地運送冰塊,為了保溫,都需要穿上厚重的棉襖、棉褲。
“保暖很重要,要不然容易關節疼,”周師傅說,干他們這個活,最怕的就是受冷。夏天外邊天氣熱,毛孔都擴張開了,如果貿然進入冷庫,寒氣就直接進入身體里,長時間會導致關節痛。不過,他一般都做好防護,這些年還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。
鏈接:
高溫天氣仍然持續
18日,記者從山東省氣象臺了解到,受大陸暖脊影響,全省中西部地區已連續三天出現35℃以上高溫天氣。其中16日,菏澤和濟寧的部分地區的日最高氣溫在37℃~39℃,最高氣溫為40.3℃出現在定陶縣;棗莊和聊城以及德州、濟南和臨沂的部分地區的日最高氣溫在35℃~37℃。17日,高溫天氣的范圍向東擴展至濱州和淄博,其中菏澤、濟寧、棗莊、聊城和德州的最高氣溫在37℃~39℃,最高氣溫為40.3℃出現在嘉祥縣。18日,高溫天氣的范圍進一步東擴至東營、濰坊和日照,其中菏澤、濟寧、棗莊、聊城、德州、濟南、淄博、濰坊、泰安和臨沂的日最高氣溫在37~39℃,局部地區在40℃以上。
預計19~21日,我省仍受大陸暖脊的影響,高溫天氣將持續,內陸大部地區最高氣溫在37℃~39℃,部分地區可達40℃以上。
- 高溫黃色預警:18省區市將現高溫 河北河南山東局地超40℃
- 膠州灣又現海星大軍!記者跟船探訪,20分鐘拉上400斤,現場圖片視頻來了→
- 海博會意向成交超40億元!2022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成果發布
- 【視頻】記者探訪:“眼鏡俠”考后扎堆摘“鏡”,聽專家講講近視手術“加減法”
- 山東發布高溫橙色預警!11市最高氣溫37~39℃ 局部可達40℃以上
- 城陽區氣象局發布暴雨藍色預警:目前城陽、河套、棘洪灘街道已出現超過40毫米的降水
- 奮進新征程 保險守護穩穩的幸福 太平人壽青島分公司快速賠付40萬元理賠款
- 銀行618爭奪戰:超40家入局,最高返6180元,戰場蔓延到理財業務
- 半島V視|進度條加載中,首柱吊裝成功!探訪銀川路-海爾路立交橋項目新進展
- 各地超40°C的高溫咋測的?氣象專家揭秘:光山東就有100多個大監測站、1000多個小站